北京艾力泰尔公司及产品介绍业界
公司简介:
北京艾力泰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,坐落于"中国硅谷"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园区,永定路88号长银大厦11C10室,注册资金2001万元,是一家专业从事水利行业软件开发、计算机网络及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。
公司自成立之初即坚持"以人为本"的人才发展战略,先后培养和吸收了大批技术和管理英才。"公平、团结、协作、竞争"是公司 上下共同营造的企业氛围。
公司多年来专注于水利行业的技术和产品开发,针对水利行业提供标准研制、咨询规划、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服务;业务涵盖水利管理查询统计分析、无线水情预警预报、洪水预警预报、水环境信息管理、饮用水安全管理等领域。先后完成统计分析与信息发布系统、网站系统建设平台、信息交换系统平台、生产自动控制系统、水文信息数传终端、水情信息中心接收转发系统、水情信息短信接收发送系统、水情信息查询统计服务系统、无线水情预警预报系统(PDA)、无线防汛指挥系统(PDA)、全国机井普查管理信息系统、全国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、全国地下水信息无线采集系统(PDA)、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、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的研发。其中水情信息数传系统研究与开发荣获2007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水情信息PDA移动服务系统荣获2009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2012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
公司共获得23项软件著作权、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、6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、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、双软企业、运行ISO9000质量体系,并通过认证,是计算机系统集成三级资质、获得生产许可证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,荣获海淀区创新企业、获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、并在2009年中关村最具发展潜力十佳中小创新企业的称号。
公司本着"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"的宗旨,树立了"客户至上,客户关怀"的服务理念。作为一个基于知识和智慧的公司,始终把"信息因我存在(Information follow me)"作为我们的经营理念。 公司积极投入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,聘请了多名国内高级软件开发人员,并于国内个各大知名企业、重点院校保持合作。凭高档次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,赢得了客户和市场。 我们的产品及服务网络遍布全国11个省市和地区,已经逐步成长为水利信息化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公司logo:
公司的产品:
一、自走式雷达测流仪
1、设备简介:
全智能自走式雷达测量系统,采用非接触雷达测流方式,特别适合高洪流量自动监测。不受停电、漂浮物、混水、恶劣天气影响,解决了浮标测验、缆道测验和ADCP在洪水水面复杂环境无法下水测验的问题,全程跟踪洪水过程。特别是增加了测量角度的实时补偿功能,设备在有风晃动时,也能准确测量出流速。同时设备内置了数控动力系统,可以准确测量出起点距,实现一键式自动测流。
2、性能特点:
适应面广、角度及时补偿、精准定位、操作简单、确保人身安全、施工简单、方便携带、建设成本低。
3、接收控制软件:
接收控制软件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专用软件,与雷达测流仪配合,通过无线通信传输,可实现水文全自动测流。也可手工控制进行测量。
二、全智能固定式雷达测流仪
1、设备简介
全智能固定式雷达测量系统,采用非接触雷达测流方式,特别适合汛期无人值守水情站点的流量自动监测。不受停电、漂浮物、混水、恶劣天气影响,无人值守远程操控,现场图像同步传输,全程跟踪洪水过程。特别是增加了测流角度的自动调节功能,在不同水位时可以自动上下调整雷达探头角度,保证始终基于同一断面进行测流。同时设备内置了测流方向的控制系统,可以通过调整雷达探头的方向,对断面上的多个垂线点进行测流,实现基于固定点的多垂线测流。
2、性能特点
适应面广、自动锁定测流断面、多点测流、同步图像采集、易于维护、操作简单。
三、水情易信通
1、设备简介
本系统以3G无线网络为数据传输通道,在iphone智能手机上实现对汛情信息的采集、传输、查询、统计、分析、告警以及防汛指挥移动办公。相关决策者可通过本软件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水雨情信息、台风信息、气象信息等,从而更好的作出科学决策,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。
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最新雨情、水库水情、河道水情、水情告警、统计分析以及台风信息和气象信息等。
2、性能特点
超大屏幕,全图像界面,直觉性运作;
配合联通WCDMA的3G高速网络或无线局域网(WiFi),轻松实现高速上网;
光线自适应功能,自动延长电池使用时间,达到超长待机;
横向纵向自适应功能,使画面显示效果达到最佳;
系统使用者不受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汛情信息;
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、喜好对雨水情信息进行排序,结果一目了然;
具有多种水情报警方式,监测到的超警信息可以通过短信、彩信、Email方式自动将超警信息发送给特定用户;
通过超警测站地图定位功能,可以实时掌握超汛限河流、水库等位置分布以及当前汛情;
提供多种多样的统计分析模式,统计图显示方式丰富直观,操作灵活;
四、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
1、系统简介
本系统采用最新的Web技术和GIS技术,根据水环境监测规范和水环境相关质量标准,以《水质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规定》SL325—2005形成的数据库为基础,对监测数据进行信息采集、信息查询、GIS查询、统计分析、水环境质量评价、水环境质量信息发布、趋势分析、水环境质量整体评述等诸多功能的整合,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决策方面提供事实依据。
2、系统功能
1) 水质信息采集
提供多种数据采集方式,包括人工录入、Excel表格导入、监测仪器自动采集等(多种信息)方式;
2)信息查询
通用的统计查询方式,可以任意组合查询条件,查询所有所需数据,并对查询结果进行打印,也可导出到Excel或Txt文件中。
3)报表功能
系统提供了包含水质简报、水质月报、水质成果表、水质特征年统计表、入河排污口报表、外检水样报表等多种报表功能。
4)GIS功能
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查询各水质监测站点的位置、主要污染物等信息,了解排污口的分布状况、污染范围等,根据需要可对水质测站进行增加、修改、删除操作;
5)水质特征值统计分析
可以对某一站点,在指定时间范围内,对某一监测指标所有监测值进行统计,计算样品总数、检出率、超标率、实测范围等特征值。
6)水质专题分析
提供水质达标评价、水质相关性分析、河流排污口分析、时段水质变化分析、趋势对比分析等水质常用分析方法;
7)系统管理
维护水质标准参数,设定水质分析评价数学模型,实现对不同水体分别监测不同项目,设定用户访问权限等;
五、无线水情预警预报系统
1、系统简介
本软件系统以预装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智能手机为载体,利用GPRS无线网络为数据传输通道,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对防汛信息的查询、分析、统计、预警、通信以及防汛指挥移动办公。相关决策者可通过本软件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水雨情信息,从而更好的作出科学决策,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。
主要功能包括水情预警、最新雨情、水库水情、河道水情、特殊水情、统计分析、图片采集、资料下载、卫星云图浏览、系统管理等模块。
2、性能特点
1)、 系统使用者不受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可以及时获取汛情资料;信息服务方便快捷,符合贴身服务的新理念;
2)、具有多种水情报警方式,监测到的预警信息可以通过短信、彩信、Email方式自动将预警预报信息发送给特定用户。
3)、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预警指标的不同,设定不同的警报发布级别,指定发布等级、发布内容和发布对象范围。
4)、软件升级灵活方便,系统可以设置自动升级和手动升级两种方式,可以保证用户及时升级到软件的最新版本。
5)、在线/离线访问自动切换技术,提供离线与在线两种工作模式,可以降低对无线网络的实时依赖性,减少通讯费用;
6)、统计分析功能强大,提供多种多样的统计分析模式;统计图显示方式丰富直观,操作灵活;
六、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
1、设备简介
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利用遥测、GIS、3G通讯技术,采用适合中小流域的、基于流域下垫面信息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,实现实时滚动预报;采用主动推送技术,自动跟踪洪水预警发展。系统预测预报成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高,极大地提高中小河流水文应急监测能力。
2、性能特点
1)、功能全面,涵盖技术要求内容
2)、基于流域下垫面信息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,中小流域预报精度高
3)、信息雷达引擎,直接获取实时水雨情监测信息,连续实时滚动预报,预测预报成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高
4)、界面集成性强、操作简便,大大提高了预报系统的可操作性
3、信息系统流程
七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
1、系统简介
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(GIS)技术、网络信息技术(WEB)以及管理信息系统(MIS)技术,采用多层架构体系,集水雨情监测、预警、应急响应、预报等功能于一体,实现了数据高度共享及预警分析。系统总体结构分为省中心、地市分中心、县区分中心、监测站四级,其中县区分中心可通过短信、电话、传真、无线预警设备等直接作用到乡镇和村、组、户,实现七级联动,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,及时采取预防措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。
2、系统特点
系统兼容、资源共享、平台兼容、智能预警、灵活升级、部署方便、联动性好、针对性强。
3、系统功能
1).实时数据汇集 数据汇集包括水雨情、预警信息、洪水预报和气象数据汇集,并实现基于数据分布管理,保障系统信息数据的一致性。
2).水雨情信息监测及监控 水雨情信息监测及监控主要分为水雨情报警、雨情监测、河道水情监测、水库水情监测、滑坡监测。根据水雨情信息,做出动态判断,并发布预警。
3).数据查询 提供文本字段综合模糊查询功能,对用户、站点、雨量等参数按权限、区域、时段显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据记录。
1.软件IC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软件IC网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软件IC网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软件IC网或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软件IC网编辑修改或补充。